中央人民政府  |  四川省人民政府统一用户登录  |   无障碍浏览  |  网站支持IPV6
统计公报

资阳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

时间:2021-03-01   浏览量:66323   来源:资阳日报

资阳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

资阳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资阳调查队

(2021年3月1日)

 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“十三五”规划收官之年,又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。面对前所未有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,资阳市上下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和省委、省政府以及市委、市政府决策部署,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,坚持把“农业多贡献、工业挑大梁、投资唱主角、消费促升级”作为工作着力点,扎实做好“六稳”工作、落实“六保”任务,经济运行稳中有进、稳中向好,民生福祉不断改善,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回升。

  一、综合

 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,2020年资阳市地区生产总值(GDP)807.5亿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,比上年增长4.0%。其中,第一产业增加值168.5 亿元,增长5.4%;第二产业增加值228.6亿元,增长3.8%;第三产业增加值410.4亿元,增长3.5%。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4.2%、34.5%和41.3%。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8.3:29.7:52.0调整为20.9:28.3:50.8。

 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(CPI)比上年上涨3.1%,其中医疗保健类上涨1.3%,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1.1%,食品烟酒类上涨10.6%。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上涨2.8%。

  二、民营经济

  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450.6亿元,比上年增长3.0%,占GDP的比重为55.8%,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2.9%。其中,第一产业增加值69.8亿元,增长5.8%;第二产业增加值189.4亿元,增长3.4%;第三产业增加值191.4亿元,增长1.7%。民营经济三次产业对民营经济增加值的贡献率分别为32.1%、43.8%、24.1%。民营经济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5.9:38.6:45.5调整为15.5:42.0:42.5。

  年末全市民营经济主体达到11.8万户,比上年增长13.2%,占市场主体总量的97.4%,其中私营企业实有数量达到1.7万户,增长17.1%。

  三、农业

 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3.6万公顷,比上年下降0.6%;油料作物播种面积9.9万公顷,增长2.5%;中草药材播种面积0.2万公顷,增长1.7%;蔬菜播种面积6.2万公顷,增长4.1%。

  全年粮食产量166.1万吨,与上年持平,其中小春粮食产量下降1.6%,大春粮食产量增长0.1%。经济作物中,油料产量26.5万吨,增长5.6%;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68.2万吨,增长4.1%;园林水果产量74.8万吨,增长7.8%;中草药材产量0.9万吨,增长1.4%。

  全年肉猪出栏243.1万头,比上年增长29.6%;牛出栏1.9万头,增长12.1%;羊出栏130.0万只,增长0.7%;家禽出栏2511.1万只,下降4.0%。猪肉产量增长22.7%,牛肉产量增长20.7%,羊肉产量增长6.2%。禽蛋产量增长4.9%,牛奶产量增长6.2%。

  全年共完成营造林面积8200公顷。其中,人工造林面积2933公顷,低效林改造面积67公顷,人工更新面积67公顷,森林抚育面积5133公顷。年末全市共有湿地公园3个。森林覆盖率37.3%。

  四、工业和建筑业

  全年工业增加值161.3亿元,比上年增长4.1%,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8.6%。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49户,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.9%。

  分行业看,规模以上工业29个行业大类中有19个行业增加值增长。其中,化学纤维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27.6%,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59.7%,家具制造业增长31.9%,汽车制造业增长22.8%,食品制造业增长7.9%,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7.3%,医药制造业增长6.6%,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6.4%。

  从主要产品产量看,口罩产量比上年增长642.1%,速冻食品增长80.6%,汽车增长53.0%,发动机增长36.6%,化学纤维增长23.8%,饮料下降40.9%,鲜、冷藏肉下降26.0%,铁路机车下降24.4%,中成药下降22.4%,铸铁件下降22.1%。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为97.1%。

 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67.5亿元,比上年增长3.0%。年末具有资质等级的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65户。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96.8万平方米,下降10.5%;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15.7万平方米,下降28.4%,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86.9万平方米,下降32.2%。

  五、固定资产投资

 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9.3%。分产业看,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.8%;第二产业投资增长5.9%,其中工业投资增长6.1%;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0.4%。

 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6.1%。商品房施工面积978.7万平方米,增长23.7%;商品房竣工面积95.2万平方米,增长317.2%;商品房销售面积251.7万平方米,下降2.9%。

  六、国内贸易及旅游

 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7.3亿元,比上年下降2.5%。按经营地分,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72.9亿元,下降2.6%;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04.5亿元,下降2.2%。按消费形态分,商品零售额320.2亿元,下降1.6%;餐饮收入57.1亿元,下降7.4%。在限额以上企业(单位)中,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1.7亿元,增长61.3%。

  从限额以上企业(单位)主要商品零售额看,粮油、食品、饮料、烟酒类比上年增长6.5%,金银珠宝类增长12.7%,日用品类增长7.7%,体育、娱乐用品类增长17.1%,书报杂志类增长12.4%,中西药品类增长17.5%,家具类增长6.8%,通讯器材类增长8.9%,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4.6%。

  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45.6亿元,比上年下降33.8%。接待国内游客1876.8万人次,下降30.1%;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45.6亿元,下降33.8%。接待入境游客78人次,实现旅游外汇收入2.6万美元。

  七、对外经济

  全年进出口总额18.9亿元,比上年增长22.2%。其中,出口额5.4亿元,下降44.6%;进口额13.5亿元,增长135.9%。以美元计价,全年进出口总值2.7亿美元,增长22.0%。其中,出口0.8亿美元,下降44.2%;进口1.9亿美元,增长133.8%。

  全年新签约重大投资合作项目148个,投资总额1427.5亿元。其中,新签约投资额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37个,新签约世界500强、中国500强企业投资项目19个。年末,全市已有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41户。全年引进到位资金314.0亿元,其中引进到位国内省外资金305.0亿元,实际利用外资9.0亿元。

  八、交通、通信和邮电

  全年公路运输客运周转量7.6亿人公里,比上年下降26.6%;货物周转量28.8亿吨公里,增长6.0%。全年新改建农村公路807公里,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380公里。公路路网密度211公里/百平方公里。

  年末共有机动车保有量40.7万辆。其中,载客汽车19.0万辆,载货汽车2.5万辆,摩托车19.0万辆,挂车0.1万辆,专项作业车0.1万辆。

  年末共有邮政局(所)247个,快递法人企业18家,快递企业分支机构45个。全年邮政业务收入6.4亿元,比上年增长9.3%,其中快递业务收入2.2亿元,增长12.6%。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9.1亿元,下降1.4%。

  年末共有电话用户259.8万户,其中固定电话用户43.3万户,移动电话用户261.5万户。固定电话普及率17部/百人;移动电话普及率86部/百人。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固定互联网用户206.6万户,比上年增长7.0%。其中,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73.1万户,增长9.0%。手机上网用户179.8万户,增长1.0%。

  九、财政和金融

  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3.1亿元,其中税收收入32.0亿元,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0.2%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5.3亿元。其中,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3.3亿元,教育支出30.7亿元,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27.4亿元,住房保障支出7.3亿元。

 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601.0亿元,比年初增加130.6亿元,其中住户存款1189.2亿元,比年初增加118.6亿元。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017.8亿元,比年初增加200.1亿元。其中,住户贷款463.4亿元,比年初增加71.0亿元;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554.4亿元,比年初增加129.2亿元。

  年末共有保险公司53家(含保险专业中介公司)。其中,财险公司14家、寿险公司19家、保险专业中介公司20家。全年原保险保费收入43.2亿元,比上年增长15.6%。其中,财险保费收入10.1亿元;寿险保费收入33.1亿元。全年支付各项赔款和给付15.9亿元,增长8.2%。其中,财险赔付支出6.4亿元;寿险赔付支出9.5亿元。

  年末共有证券公司4家,所属营业部7个。股票有效账户10.7万户,比上年增长24.6%;全年证券交易额为955.9亿元,比上年增长73.7%。

  十、教育和科学技术

  年末共有各级各类学校902所,在校生39.2万人,专任教师2.3万人。其中,年末共有幼儿园522所,在园幼儿6.4万人,专任教师0.3万人;小学173所,招生2.2万人,在校生15.8万人,专任教师0.9万人;初中168所,招生3.2万人,在校生10.5万人,专任教师0.7万人;普通高中29所,招生1.7万人,在校生4.7万人,专任教师0.3万人;特殊教育(盲聋哑学校)学校3所,招生120人,在校生435人,毕业生110人,专任教师78人;中等职业教育学校7所,招生0.8万人,在校生1.7万人,专任教师867人。

  全年共组织实施市级以上重点科技项目44项,其中国家2项、省级11项,技术合同交易额达3978万元。年末高新技术企业达 26 户,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 100.7 亿元。全年新申请商标4238件,新注册商标2568件,累计有效商标注册量12221件。

  十一、文化和卫生

  年末共有文化馆4个、公共图书馆4个、博物馆(在建)和纪念馆2个、文化站89个,其中乡镇综合文化站80个。图书馆总藏量80.2万册(件),其中图书藏量44.7万册。图书馆中市级图书馆1个,总藏量20.1万册(件),图书藏量18.2万册。

  年末共有广播电视台3座,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.0%,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.0%,有线电视实际用户42.5万户。

  年末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367个,其中医院54个,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295个;医疗卫生机构床位2.1万张,卫生技术人员1.6万人,其中执业医师4645人,执业助理医师1303人,注册护士6781人。妇幼保健机构4个,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17人,注册护士317人;乡镇卫生院115个,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542人,注册护士1462人。

  全年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1987.4万人次,其中医院465.2万人次,基层医疗机构1473.0万人次;出院58.5万人,其中医院30.9万人,基层医疗机构26.4万人。

  十二、生态环境和应急管理

  全年主城区优良天数325天,优良天数率为88.8%,比上年提高1.7个百分点,PM2.5平均浓度下降13.5个百分点,未出现重度污染以上天气。地表水消除劣Ⅴ类水体,5个国省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80%,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%,九曲河由Ⅴ类稳定改善达到Ⅲ类水质。

  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39665公顷,其中绝收面积1316公顷。因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0.5亿元,因干旱和风雹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0.3亿元。

  全年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40起、死亡34人,事故起数、死亡人数分别比上年下降18.4%、27.7%,没有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。

  十三、人口和就业

  年末户籍登记总户数123.4万户,户籍总人口338.9万人,其中城镇人口64.7万人,乡村人口274.2万人。

  全年人口出生率6.98‰,比上年上升0.65个千分点;死亡率5.40‰,下降0.24个千分点;人口自然增长率1.58‰,上升0.89个千分点。

 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7337人,失业人员再就业2459人,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669人;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.6%以内。全年输出和转移农村劳动力105.1万人。

  十四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

 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173元,比上年增长6.6%。按常住地分,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562元,增长5.7%;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1950元,下降5.5%;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5.5%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076元,增长8.4%;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3705元,增长2.6%;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37.7%。

  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9.2万人,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135.1万人,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1.8万人,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9.8万人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3.5万人,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42.1万人,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3.0万人。

  全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590元/月,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390元/月。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为507元/月,城市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为767元/月。集中供养孤儿补助标准为1400元/月,社会散居孤儿补助标准900元/月。

  注:

  1.公报中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,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,存在着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,正式数据以《资阳统计年鉴-2021》为准。

  2.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、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,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。

  3.资料来源:公报中林业数据来自自然资源和规划局;对外贸易数据来自商务局;招商引资数据来自经济合作和外事局;交通方面数据来自交通运输局;邮政业务收入数据来自邮政管理局;电话用户数据来自经信局;旅游、文物保护单位、电视用户等数据来自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;财政数据来自财政局;金融数据来自人民银行资阳中心支行;教育数据来自教育和体育局;科技项目来自科学技术局;民营企业数据、专利数据来自市场监督管理局;卫生数据来自卫健委;环境监测数据来自生态环境局;年末人口数据来自公安局;城镇新增就业、登记失业率、社会保障数据来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;医疗保障数据来自医疗保障局。

主办:资阳市人民政府 市民服务热线:12345(本地拨打)、028-26111041(外地拨打)
市政府办公室联系电话:028-26655501 市政府网站联系电话:028-28000836
网站标识码:5120000001 蜀ICP备05007295号-1 川公网安备 51200202000010号
Baidu
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