将豆腐皮卷起切丝,用开水汆过后过凉水,捞出备用。热锅,放菜籽油,下葱姜蒜、青花椒,用临江寺豆瓣爆香,下半肥瘦猪肉爆出红油,掺水煮沸,下豆腐皮煮入味。装盘,泼热油,撒上小葱葱花,撒一层花椒面,上桌!
这道家常豆腐皮,是众多乐至餐馆的必备菜,制作简单,色泽红亮,综合了川菜麻辣鲜香烫的特点。一丝丝豆腐皮自带浓郁的黄豆香味,裹着青花椒的麻、海椒的辣、豆瓣的香,让整道菜的口感丰富而有层次。切成丝的豆腐皮比豆腐更入味,比豆筋更软糯,比豆干更细嫩,一切都是刚刚好的样子。
而要想把这道菜做得“刚刚好”,就要找到控制这道菜品质的关键因素:主材--土豆腐皮。
土豆腐皮到底“土”在哪里?它为什么在口感上能更甚一筹呢?记者在众多餐馆的指引下找到了位于乐至城北郊区的土豆腐皮作坊。
传承“乐至土味” 延续“豆香口味”
这家老作坊的主人宋伟,是一名三十出头的小伙子。
“我师父的子女都因为干这个活路太累,选择了其他行业。我是因为想保住这个味道,才拜师学艺的。”见到记者,宋伟首先讲起了自己师父的故事。
做了一辈子豆腐生意的杨晨先生,一生中有三个没想到:一没想自己用一辈子时间成就了“土豆腐皮”的口碑;二没想到膝下儿女没有一个愿意继承他的事业;三没想到,最终还有年轻人愿意主动继承他的衣钵。
70岁之后,他就有点力不从心了。当各个餐馆不停催货的时候,当自己的身体越来越支撑不下去的时候,儿女们给出的建议都是关张。
关张就意味着市面上的豆腐皮只剩机器制作的了。虽然成品的纹路更好看,但是它的味道和口感却会因为水蒸气的影响而大打折扣。
为了保住土豆腐皮的味道,老人家一坚持就是七八年,他只能靠降低产量艰难维持;他的老主顾们也一边配合地打出了“限量供应”的牌子,一边四处寻找合适的继承人选。
毕竟做“土豆腐皮”的过程,太磨人!在哪里去找个合适的继承人呢?老杨师傅整日愁眉不展。
2019年,刚刚三十岁的远亲宋伟,在打工回家了解到这个情况之后,逐一做通家人的工作,主动找到老杨师傅,表示自己愿意学这个手艺。
时年78岁的杨师傅喜极而泣。他乐意收下这个小徒弟,也信守承诺,只用了半年时间,便把作坊交给了宋伟打理。
“那年打工也没挣到啥钱,一回家,妈妈就端着一碗豆腐皮走出来。当时又冷又饿,吃下去全身都热和了,突然就不想离开了。”
宋伟说就是那碗土豆腐皮,坚定了自己在家创业的想法,尤其在得知老师傅的手艺没有接手的时候,他当即决定就干这个。“师父把手艺和渠道都交给了我,我再累,也要保住土方法,留住土味道。”宋伟承诺。
繁琐工序
一道都不能少
宋伟每天凌晨三点就要起床:磨豆子,熬浆,沥浆,点卤水……最为考验人的步骤就是要把点过卤水的豆花,舀在铺好纱布的木箱子里:两勺半豆花铺平一层,再将卷起的纱布折回去又铺一层,一层纱布,一层豆花……
这循环往复的动作一个小时接着一个小时,累得人腰酸背痛。作坊中,浓郁的豆香随着氤氲的烟气,直往人鼻子里冲。每天两千张的产量,在炉灶柴火的噼啪声里,在豆浆的滴答声中,在年轻人左一下右一下枯燥而单调的背影中上市……
两千张豆腐皮,单是垫纱布、拆纱布就要来回四千多次。“这是个慢活路,所以我们见不得浪费。”宋伟说,庆幸的是,自己跟商家商量好规矩之后,大家都很遵守,而目前两千张的极限,也只能保证长期合作客户的基本需求。
上午送货,下午的工作还有精选豆子,清洗、消毒纱布,泡豆子……
天天围着豆腐皮转,宋伟倒是干得热火朝天。在他看来,每一个细节都是手艺,每个细节都需要坚守。
宋伟将自己保住土味的核心技术总结为三个:一定要精选黄豆,一定要用柴火熬浆,一定不能为了增加产量使用机器。“机器制作,温度过高,水蒸气过多,不仅容易带跑黄豆的香味,也让豆腐皮的口感更显粗糙。”他解释说。
关于未来,宋伟这样打算:“近期目标就是把土手艺、土味道守好;中期目标,就是想在适当的时候改善升级一下作坊条件和环境;远期目标,就是让乐至的每个餐馆都供应这道菜,让回家的人能吃到味美的又热和的土豆腐皮。”(吴沂霏 记者 蒲敏)